2009-11-21 00:00
資金回流 國際收支順差攻頂
資金大舉匯入,中央銀行統計,第三季金融帳淨流入65.1億美元,創下近四年半高點;前三季國際收支順差則達364.71億美元,全年可望挑戰4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。國際收支順差指資金「進多於出」,可能加重新台幣升值壓力。
據央行統計,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使資金去年第三季起大舉回流,過去五季,回流資金合計達708.2億美元,折合新台幣達2.3兆元。
國際收支包括經常帳、資本帳和金融帳,主要內容則是對外貿易收支和資金流動。一般來說,國際收支順差代表資金匯入,應該會帶動貨幣升值,但新台幣今年以來對美元漲幅不到1.6%,銀行外匯主管指出,這顯示新台幣被低估,後續應該有補升空間。
但央行官員認為,國際收支是落後數據,資金進出已反映在先前的新台幣匯價走勢上。央行並強調,經常帳和經濟基本面較相關,觀察國際收支應以經常帳表現為主,至於金融帳常受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影響而大幅波動。
第三季國際收支順差主因便是金融帳淨流入65.1億美元,反觀經常帳順差則縮小至82.4億美元。前三季金融帳淨流入金額則達86.06億美元,已接近2002年全年87.47億美元的水準,全年金融帳順差有機會挑戰1987年103.95億美元的新高。
央行指出,第三季金融帳順差主要來自非居民證券投資淨流入69.5億美元,包括外資匯入投資國內股票及國內企業發行海外存託憑證;但國人海外投資金額在金融海嘯後也重新增加,第三季國人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108.7億美元,包括投資國外基金及保險公司投資國外債權證券。國際收支順差歷史高點是2003年的370.92億美元。
銀行業 | 經濟傅沁怡 | 點閱(???)
留言板─產業動態新聞訪客回應